我院参办的第十届全国里下河文学研讨会召开

文章作者:  发布时间: 2023-01-01  浏览次数: 424

12月30日上午,由江苏省作协、泰州市委宣传部、《文艺报》社、鲁迅文学院、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、南京大学文学院、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、扬州大学文学院共同主办,我院参与承办的第十届全国里下河文学研讨会在泰州召开。会议发布了“泰州刘熙载文学评论奖”,举行了“中国残疾人文学创研基地”揭牌仪式。

中国作协党组成员、书记处书记、《人民文学》主编施战军,中国作协副主席、江苏省作协主席、南京大学教授毕飞宇,中国残联党组成员、副理事长程凯,江苏省作协党组书记、书记处第一书记、副主席汪兴国等以视频方式出席开幕式。泰州市委常委、宣传部部长,副市长刘霞致辞。校党委书记徐向明教授应邀出席开幕式。

开幕式结束后,与会专家学者围绕“一粒米和我们并肩前进”——当代汉语诗歌的里下河表达主题展开学术研讨。我院院长钱成教授代表泰州作专题发言。

钱成指出,文学有着鲜明的地域性特征,这也是文学地理学之所以形成的基础。里下河诗群作品表现出作者深受个体生命意识影响,通过具有里下河独特记忆的文学意象和独特手法,确立起里下河诗群作品中共同的个性价值和个体生命意识。特别是这些诗歌,塑造了大量既具有集体记忆和地域特征的文学意象,同时又借助将日常事物诗性化的手法,使得自身呈现出一种带有私家性、私密性特征的独特美学效果。这种美学特征,可以命名为“里下河平原的深沉与水乡的柔美”。

钱成表示,作为地方高校,文化传承和服务社会是我们的天然职能。目前我院已开设了《泰州文学史》课程,出版了相关教材和一些著作。接下来将借助设立在学院的“中国里下河文学研究中心”,整合资源,在开展相关学术研究的基础上,开设《里下河文学》课程。里下河诗人的作品,是现当代作家作品体系中重要部分,体现了里下河鲜明的地理特征、风土人情、民俗文化和共同心理等。通过研读里下河诗歌等文学作品,有助于引导学生深入地了解和传承本土文化,产生对里下河文化的亲切感和认同感,真正提升文化自信,繁荣地方文化。


■  同栏目文章